质量兴则经济兴。9月16日,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召开,这场国家级盛会落子江苏,不仅是一场质量领域的智慧碰撞,更是一次对江苏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的全面检阅。崇尚质量、精益求精,一直是刻在江苏文化基因里的“精神密码”。作为经济大省,江苏连续4年在国家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等次。今年,我省明确通过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安全守护、放心消费、质量共治等六大行动,推进21条具体举措,加快建设“品质江苏”,打造质量强国建设省域范例。
截至目前,一批“品质江苏”建设阶段性成果和典型案例不断涌现——我省成立低空产业检验检测联盟、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实现全省集贸市场全覆盖、全国首个消费维权智能体“苏小保维权助手”上线……记者选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4个切片进行走访,具体来看我省如何以“品质江苏”传递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进入9月,秋意渐浓,各大羽绒服品牌陆续开启2025年羽绒服产品的销售。一件好的羽绒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除了充绒量、蓬松度等,钻绒值也是重要衡量指标。
钻绒指羽绒制品内部的羽毛或羽绒纤维因多种因素从面料或里料的缝隙中钻出的现象,会导致穿着不适、美观度下降及保暖性降低。根据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国家标准,钻绒值小于等于40根/㎡为优等品。今年2月,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5款羽绒服产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波司登一款羽绒服样品钻绒值检验结果为13根/㎡。
品质提升永无止境,尽管前期对改善钻绒已经有行业领先的研究和控制,但波司登并没有止步。“今年集团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钻绒方面,期待有更好的突破。”4月7日17点47分,波司登集团副总裁兼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何茂生发布的一条工作消息,拉开了波司登2025年羽绒服钻绒改进项目的帷幕,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质量较真的技术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件不钻绒的羽绒服是怎样炼成的?4月21日开始,我们邀请不同品牌的针、线供应商来到我们的科研技术中心蹲点实验,反复论证不同材质缝纫线;国产、进口及不同品牌的缝纫机针、不同充绒设备等对钻绒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匹配方案。”波司登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质量管理部副总监山惠琴告诉记者,以模板机优化为例,在高速运转下机针的温度会影响针孔的大小,因此团队要在模板机设备上植入程序,控制多少时间自动停止设备后必须换针,防止针过热导致针孔变大。
在经历10多次共创、研讨会议之后,团队终于形成一套新的标准,并应用到生产中。在此过程中,波司登充分发挥“筑峰强链”企业特色优势,通过联动供应商共同商讨钻绒改进方法,将先进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延伸至全产业链。
此外,为持续提升供应链质量检测能力,今年6月,波司登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质量管理部携手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举办第五届检测技能大赛,吸引了波司登实验室成员及21家核心供应商检测团队同台竞技,不断强化供应商实验室的自主检测能力,共筑品质防线。
品牌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用一组数据展示出品质对品牌的影响——1995年至2024年,波司登羽绒服连续30年稳居中国市场销量冠军,规模总量全球领先,品牌价值达1180.58亿元。此外, 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显示,波司登品牌价值位列排行榜第75位,较去年提升一位,连续两年跻身千亿品牌阵营。
波司登“以标准引领品质,以品质支撑品牌”的领跑之路,是江苏企业追求卓越品质的一个缩影。围绕“品牌创建”行动,我省积极打造江苏品牌矩阵、加强品牌宣传保护,持续擦亮“苏字号”招牌,打造更多“江苏好物”。今年我省共有11个品牌入选工信部组织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评审,数量居全国第一。
9月17日上午10点50分,扬州市长春路38号扬州宴零点餐厅,古色古香的雕花木窗棂筛进细碎的阳光。服务员周二银已将鬓角碎发仔细别进发网,正弯腰为刚入座的老人调整座椅位置。“阿姨您慢坐,起身时扶着桌子更稳当。”她的声音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手指轻叩桌面示意茶水温热,细微处的妥帖让在座的游客忍不住赞叹:“还没点菜,就先暖了心。”
这位在扬州宴工作了5年多的基层服务员,今年4月荣获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服务奖,其工作的餐厅扬州宴入选必比登推介餐厅。
每天早上9点50分前到店,整理衣着、调整仪表仪容,10点50分正式迎接客人,是周二银的日常。而到了周五至周日的用餐高峰,周二银的微信总会收到这样的消息:“这会儿忙不忙?”“大概10分钟到店!”……这些都是她多年积累的扬州本地客户发来的。在周二银的微信好友列表里,还有200多个备注“外地客人”的特殊好友,是这么多年来主动加她微信的外地游客,“之前北京一个客人吃了店里的菜觉得好,就请我帮忙寄包子、咸鸭蛋等扬州特产。今年2月至今,已经寄过4次了。”
扬州宴对菜品和服务的极致追求也让周二银受益匪浅。“本着‘不食不时’原则,我们厨师研发团队会在每个季度根据时令研发新菜,之后第一时间组织培训,员工需亲自品尝,了解食材来源、制作流程、口味特点和出品标准。”扬州宴店长徐静文介绍,比如咸鱼烧肉配笋子为咸鲜型,配白米饭吃口感更佳,我们的员工还要能向客人推荐最佳的食用方式。“每天两次班前会,每周领班会、门店小组培训会,每季度公司专项培训已成常态,培训后还有技艺比拼。”徐静文说,“通过输赢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让他们对服务流程形成肌肉记忆。”
发布“江苏省米其林指南”,支持“黑珍珠”品牌开城,是省商务厅通过榜单引领带动优质餐饮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动首发经济,促进我省消费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江苏省加快推动首发经济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在丰富首发消费场景中也提到这一点。
周二银获奖后,给团队带来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之前有些内向的服务员,觉得太贴近客人会有些扭捏,不好意思做,但自从周二银拿奖后,大家普遍认可了这种服务方式,并主动学习。”遇到不会处理的问题,也会向她请教,徐静文说,“如今,像瞿银、张梅巧等员工,服务理念、细致度都在向周二银靠拢,现在也颇受客人认可。”
刚刚过去的暑期旺季,扬州宴日均接待客人23809人,翻台率达162.19%;零点餐厅10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周二银”们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有3万步左右,下班时间常延迟至晚上10点之后,忙碌的身影背后,是消费者对优质服务的认可。“不少客人是冲着米其林服务和必比登推荐榜单来的,其中一位客人还专程来找周二银合影留念。”据统计,今年三季度,扬州宴餐厅顾客满意度同比提升30%,复购率也随之上涨。来自南京的消费者李女士说:“现在选餐厅,不只是看菜好不好吃,更看重服务到不到位。像扬州宴这样,为了这一口,就算多跑点路也愿意来。”
9月19日,在位于南通市崇川区中创核心板块的世悦兰庭项目,14栋住宅楼正如火如荼进行精装修、外立面等收尾施工。业主陈女士喜欢侘寂风装修,提供了自己想要的施工图,享受个性化定制装修服务,期待着交付后住新房。
“为打造‘好房子’样板,我们精益求精。”江苏盛和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世悦项目负责人江杰说,在建筑规划上,项目发挥东侧紫琅公园自然价值,以东低西高的设计满足采光、通风要求。住区内公共园林空间与公园无缝衔接,营造宜居环境。室内为满足业主居住个性表达,推出了南通首个个性化住宅定制装修服务。
屋内处处可见贴心设计,引入了六恒科技系统,实现四季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创造健康舒适、绿色低碳的居住环境。此外,还搭载了华为鸿蒙智家系统,可根据业主需求加载智能家居末端设备,打造“智慧的家”。
高品质住宅不仅要扮靓“面子”,更要做实“里子”。“聚焦渗漏、隔声、串味等住宅质量痛点,我们制定了66项精工工艺。”江杰举例说,项目委托华东声学所编制静音住宅方案和施工标准,采用多重手法降噪,实现五星级酒店静音效果。在防串味方面,卫生间排水使用双通道三重防臭地漏,有效隔绝异味。
房子好不好,业主最有发言权。为让居民买得放心、住得安心,世悦兰庭项目还引入“透明工厂”。业主可通过质量验收小程序,实时查看施工进展及质量实施情况,也可预约进入工地查看施工质量。
南京紫金山东麓正在建设的山和月项目,也在提升住宅品质上下足功夫。金基地产南京公司副总经理徐夏说,该项目在屋面、地下室防水上均设置防护卷材、防水涂膜、混凝土自防水三道保障。以屋面防水施工为例,除了常规防渗漏质量管控外,他们还重点关注了檐口、檐沟、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附加层设置,并在防水层和保护层之间加了一道隔离层,防止热胀冷缩将防水层撕裂。
世悦兰庭和山和月精益求精打造好房子的实践,是我省提升住宅品质的缩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一级调研员陆湛秋介绍,为让老百姓住得更加安心、放心、省心、舒心,今年我省大力开展“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实施标准引领、设计优化、精益建造、质量维保等九项行动,和混凝土工程质量治理、工程质量易发问题治理等5项治理,以改善型住宅为引领,全力提升住宅工程实体质量、性能品质和居住体验。
4月以来,我省对在建住宅工程和部分已交付住宅工程开展“大起底”检查,整改渗漏、隔音差、串味等质量易发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已整治完成1300余个项目,惠及约17.9万户、43.7万人。
陆湛秋说,江苏将加快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责、社会有序的住宅工程品质治理新格局,让高品质成为住宅工程建设各方的目标追求和行动自觉。至2027年底,工程质量缺陷投诉数量要下降30%以上,住宅工程品质明显提升。
金秋九月,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眼下,宿连航道二期工程各标段正在全力以赴抢抓节点进度,一期工程已于6月通过交工验收,确保实现年内全面通航的目标。
作为江苏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战略地位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工程,宿连航道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在“品质江苏”建设全面推进的今年,这样一个重大工程,如何诠释“质量”与“品质”的深层含义?
答案,写在江苏省发布的《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评价标准》之中,更写在了宿连航道火热的建设实践里。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挖一条河、建一座桥,而是要打造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让老百姓放心通行的‘品质航道’。”宿连航道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磊说。
在“行”的维度上,品质,首先意味着安全与可靠。据悉,宿连航道工程需统筹推进23座桥梁建设,205国道跨航道桥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徐磊告诉记者,项目在原位拆除重建,又需保持半幅通车,施工场地狭窄、材料运输极为不便,桥梁两头征拆困难,临时便道和拼装场地布设困难。
“桥梁两侧都是居民区,施工空间极其狭小,大型设备进不来,材料运输更是难上加难。”桥梁1标段项目经理徐长才回忆道。
怎么办?项目团队最终选择了最“笨”却最可靠的办法——“愚公移山”,化整为零。他们将大型钢结构分解成若干片,在一片狭小的空间里,像“拼积木”一样,一片一片拼装到位。目前,左幅桥面已顺利通车,右幅施工正有序推进。这座桥的建成,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的安全性与通行效率。
攻坚背后,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有力支撑。一期工程攻克膨胀土难题,二期工程又面对航道深坑段特殊地质条件,传统钢板桩工艺施工困难、易损坏、成本高的行业共性难题。二期工程航道1标总工程师司兆博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最终总结形成《含硬塑土层河侧钢板桩可调导入式沉桩施工工法》。这一新技术不仅有效保护了材料、提高了施工质量,还显著降低了成本,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航道施工提供了“江苏经验”。
品质,还体现在工程建设的“智慧”之中。项目伊始,宿连航道就确立以建设“智慧航道”为目标。徐磊介绍,他们以BIM+GIS技术为核心,研发可视化管理系统和省内河航道BIM基础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进度的精确控制、质量的可视化追溯、安全的智能化预警,依托宿连航道工程编订的《江苏省内河航道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规范》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我们要让这条航道‘天生数字化’,未来运营管理更高效、更智慧。”
5年建设,一朝将成。宿连航道作为江苏“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中最北“一横”,即将成为连贯苏鲁豫皖的“黄金水道”。它不仅是“品质江苏”在“行”这一领域的生动实践,更圆了苏北人民的“通江达海梦”,对于补齐出海短板、发展海河联运、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条航道的品质,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宿连航道正是江苏以高标准、新智慧、硬技术,不断提升“行”的品质,绘就“水运江苏”美丽新画卷的写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